便秘预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个人投资者的私募基金投资分析框架
TUhjnbcbe - 2021/2/27 1:10:00

走向丰盈和澄澈的投资之道

图片源于网络

有朋友说,雪球近期弄了个私募50,社区讨论某私募很多,有点心动,要不要配置一点,有什么其他好私募推荐?

我给他说了几个我熟悉的股票多头私募。转念一想,一年一倍者众多,三年一倍者寡,孰优孰劣?每个人衡量的尺度和偏好都不一样,而且像他这样的研究型投资者,更喜欢自己去了解然后决策。

如果能掌握私募基金投资分析的基本框架,我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私募,在概率上更能获得投资成功。

框架分析,有以下最核心的四个点。

产品分类

正如投资股票要看所处的行业,如果你的重仓落在医药或者科技,那么今年没有50%都说不过去。

私募基金按策略类型,也分很多种,股票多头、量化对冲、指数增强、商品期货、宏观策略、债券策略、组合基金等等。

股票多头最为常见,和我们接触较多的公募股票型基金类似。量化对冲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捕捉市场短期的交易机会,同时通过对冲掉市场大涨大跌部分的收益,力求给你“稳稳的幸福”。

而指数增强与量化对冲比,少了“对冲”这个环节,追求超越市场的alpha+市场的beta。某种程度上,股票多头也是一种指数增强。

其它策略如商品期货、宏观策略、债券策略、组合基金等,略为复杂,私募行业里面这类的坑不少。如果不是专业投资者,建议回避,除非你是小猪佩奇。

了解你要投的产品类别是很重要的一步。接下来的分析主要适用股票多头策略,但方法论可以适用其它策略。

公司实力

有很多维度,可以反映公司在私募行业的位置以及它特有的一些优势。这里挑一些重要问题的清单,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私募公司。

1、管理规模是多少?

百亿以上的私募,知名度高,粉丝众多,这类公司运营管理规范,在人才建设上也有竞争力。但规模大,不一定适合投资,就像市值高的中石油不一定是投资上的好公司。

五亿以下的私募,还在生存到发展的阶段,个人投资者可以等它熬过这段初创磨合期,再去锦上添花。

我自己认可的私募,目前多数还在5-亿这样的一个体量区间。

2、股权结构是否稳定?

何为稳定很难讲。但一个管理市场的人比管理投资的人股权更高的公司,如果投资真的做得好,这样的结构是无法持续的。

一个愿意把股权分给核心团队的人,至少看着是一个有格局的老板。一个五五开的股权结构,要看两位老板是否真的志同道合。

3、投资管理模式如何?

主流模式三种:

1.多基金经理自主决策的平台制,比如高毅;

2.多基金经理的分仓管理制,比如凯丰;

3.核心基金经理集中决策制,比如明达。

平台制的公司,只有基金经理整体都非常优秀时,才能持续;多数平台型私募基金经理参差不齐,甚至互相攻讦。

多基金经理模式存在的一个最大风险,就是业绩最好分仓最高的基金经理,不一定甘愿长期在幕后。

集中决策制比较考虑基金经理本身的经验、精力和持续迭代的能力。

4、投研团队如何?

基金经理是出身公募、券商、民间?是从研究到投资经历完整的历练,还是从直接做交易起家?是否完整经历至少一轮牛熊?

研究人员是否有对行业形成较为完整的覆盖?研究人员更多做基于产业的深度研究,还是趋势热点研究?研究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如何,能否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

5、公司的文化与价值观?

最核心的是真正把客户的钱当自己的钱在管理(可遇不可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能够知行合一。

有几家从百亿私募滑落下去的机构,在年计提了大量业绩报酬,也造富了一批人。也有机构拿着客户的钱与和其它机构交换资源。

在投资研究上,能坐得住冷板凳,真正立足产业研究的的机构,秉持这样的理念坚持下去,一般都活得不错。

投资能力

投资能力可否持续,取决于对基金经理的业绩归因、投资风格、驱动因素的分析;而投资能力的客观考量,则基于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过往业绩。

1、业绩归因

基金经理的投资收益更多来源于市场择时、行业配置还是个股选择?是来自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前的港股套利,还是来自腾讯、茅台的长期配置?是行业和个股的短期波段交易?

择时短期作对的效果极为明显,但长期没有一个依靠择时取胜的基金经理,即使写过《周期》的霍华德马克思也没有押注在市场的周期波动上。

自下而上筛选个股能力,持续性优于自上而下选择行业的能力。

2、投资风格

晨星做个一个九宫格,对投资风格依照价值、均衡、成长以及大盘、中盘、小盘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有些基金经理有明显的风格特征,比如集元资产的任泽松,非常鲜明的小盘成长风格。拉长周期的复合收益不错,但收益的周期性也很明显。

3、业绩数据

短期一年内的绝对收益参考意义不大,更应该看,3、5、10年维度的收益是怎样的?收益相对市场和同类策略是怎样的?

估值修复、年全面下跌、一九分化、年熔断的行情下,业绩是怎样的,以及当时的原因?

历史最大的回撤多少(不少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最大回撤一致,买在最高点,卖在黎明前,人性使然),修复时间花了多长?

产品之间净值的一致性怎么样?净值的差异是如何造成的?

4、驱动因素

以前业绩的取得,是在什么背景框架下?现在和以前比,有哪些因素发生变化了?

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有哪些演进变化的地方?

基金经理现在的内驱力如何,通过何种方式持续保持投资能力的提升?

产品要素

一般同一家管理人旗下有针对不同资金方的产品,产品的要素也有差异。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

1、产品费率

一般认购费、申购费通过联系管理人直销可以免除,通过银行、券商购买无法免除,但可以获得后续的活动、资讯等相关服务。

管理费1-2%,业绩报酬20%。业绩报酬是私募较好的一个利益机制,可以吸引优秀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并立足做好中长期的绝对收益。

但25%的产品收益在扣除业绩报酬后变为20%,影响明显。

2、流动性

产品可能有半年或者一年封闭期,或者是针对每笔资金的锁定性,或是持有不足一定时间时收取赎回费等。

配置私募产品的资金,应该至少是一年以上的长钱。

3、风险度

同一管理人旗下有不同风险度的产品。比如部分股票多头私募管理人,对原先直销客户的产品,设置了较高的行业和个股集中度上限,甚至融资开仓,进攻性较强;而对渠道代销产品设置低一些的风险度。

4、新老产品

新发产品一般会逐步减仓,优化客户早期投资体验,但资金进入充分投资状态的周期偏长。存续老产品在开放日前申购进去,直接跟随前期老客户的资金进行运作,跳过建仓阶段。

如果对当前行情极度看好,选择老产品合适;如果认为短期高估风险较高,选择新产品更合适。

以上分析角度涉及的数据和信息,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Wind、朝阳永续、私募排排网等金融终端获取数据信息进行查看,也可以查看基金业协会备案内容、私募管理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投资者的私募基金投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