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预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猪的营养缺乏和代谢病的防治办法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一,猪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是体内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以夜盲、干眼病、角膜角化、生长缓慢、繁殖机能障碍及脑和脊髓受压为特征,仔猪及育肥猪易发,成猪少发。饲料中胡萝卜素或维生素A受日光曝晒、酸败、氧化等,饲料单一或配合日粮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不足均会引起本病的发生。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低下,过早断奶可引起仔猪维生素A缺乏。机体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吸收、转化、储存、利用发生障碍是内源性病因。妊娠、哺乳期母猪及生长发育快速的仔猪对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或长期腹泻、患热性疾病,维生素A排出和消耗增多,均可引起维生素A缺乏。此外,饲养管理不良、缺乏运动等因素亦可促进发病。

皮肤角化增厚,骨骼发育不良,眼结膜干燥,初乳头水肿,视网膜变性,怀孕母猪胎盘变性,公猪睾丸缩小。

治疗:饲喂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添加胡萝卜素,内服鱼肝油,仔猪5~10mL,育成猪20~50mL,每日1次,连用数日。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A,仔猪2万~5万1U;每日1次,连用5日。(二)预防主要是保持饲料中有足够的维生素A原或维生素A,日粮中应有足量的青绿饲料、优质干草、胡萝卜、块根类等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妊娠母猪需在分娩前40~50天注射维生素A或内服鱼肝油、维生素A浓油剂,可有效地预防初生仔猪的维生素A缺乏。

二,猪维生素B缺乏症

维生素B族是一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等。猪长时间摄入不足,可致缺乏。维生素B在青绿饲料、酵母、麸皮、米糠及发芽的种子中含量最高,只有玉米缺乏烟酸,但有些饲料中缺乏一种或几种维生素,如玉米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泛酸、烟酸、胆碱等B族维生素含量极低,如果饲料单一,长时间饲喂可造成维生素B的不足或缺乏。动物患慢性胃肠病,长期腹泻或患有高热等消耗性疾病,维生素B族吸收减少,消耗增加;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等能抑制维生素B合成的药物;妊娠、哺乳期母畜,仔猪代谢旺盛,维生素B需求增加;仔猪由于初乳、母乳中维生素B含量不足或缺乏等均可造成维生素B缺乏症。

1.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猪病食欲减退,严重时可呕吐、腹泻,生长发育缓慢,尿少色-*,病猪喜卧少动,有见跛行,甚至四肢麻痹,严重者目光斜视,转圈,阵发性痉挛,后期腹泻。仔猪表现腹泻、呕吐、生长停滞、心动过速、呼吸迫促,突然死亡。

2.维生素B2(核*素)缺乏病猪厌食,生长缓慢,经常腹泻,被毛粗乱无光,并有大量脂性渗出,惊厥,眼周围有分泌物,运动失调,昏迷,死亡。鬃毛脱落,由于跛行,不愿行走,眼结膜损伤,眼睑肿胀,卡他性炎症,甚至晶体混浊、失明。怀孕母猪缺乏维生素B2,仔猪出生后不久死亡。

维生素B3(泛酸)缺乏猪在用全玉米日粮时可自然产生泛酸缺乏症病例,典型特点是后腿踏步动作或成正步走,高抬腿,鹅步,并常伴有眼、鼻周围痂状皮炎,斑块状秃毛,毛色素减退呈灰色,严重者可发生皮肤溃疡、神经变性,并发生惊厥。渗出性鼻黏膜炎发展到支气管肺炎,肝脂肪变性,腹泻,有时肠道有溃疡、结肠炎,并伴有神经鞘变性。肾上腺有出血性坏死,并伴有虚脱或脱水,低色素性贫血,可能与琥珀酰辅酶A合成受阻,不能合成血红素有关。有时会出现胎儿吸收、畸形、不育。

4.维生素B5(烟酸)缺乏猪食欲下降,严重腹泻;皮屑增多性发炎,呈污秽*色;后肢瘫痪;胃、十二指肠出血,大肠溃疡,与沙门氏菌性肠炎类似;回肠、结肠局部坏死,黏膜变性。用抗烟酰胺药产生的烟酸缺乏症,还出现平衡失调,四肢麻痹,脊髓的脊突,腰段腹角扩大,灰质损伤,软化,尤其是灰质间呈明显损伤。

5.维生素B6(吡哆醇)缺乏猪呈周期性癫痫样惊厥,呈小细胞性贫血和泛发性含铁血*素沉着,骨髓增生,肝脂肪浸润。

6.维生素B7(生物素)缺乏缺乏生物素时表现为耳、颈、肩部、尾巴、皮肤炎症、脱毛、蹄底蹄壳出现裂缝,口腔黏膜炎症、溃疡。

7.维生素B12缺乏厌食,生长停滞,神经性障碍,应激增加,运动失调,以及后腿软弱,皮肤粗糙,背部有湿疹样皮炎,偶有局部皮炎,胸腺、脾脏以及肾上腺萎缩,肝脏和舌头常呈现肉芽瘤组织的增殖和肿大,开始发生典型的小红细胞性贫血(幼猪中偶有腹泻和呕吐),成年猪繁殖机能紊乱,易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发育不全、畸形,产仔数减少,仔猪活力减弱,生后不久死亡。

防治措施

1、预防调整日粮组成,添加复合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全价饲料或及青绿饲料。

2、治疗根据缺乏不同的B族维生素,应用不同的药物。

(1)维生素B1缺乏,按每千克体重0.25~0.5mg,采取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维生素B1,每日1次,连用3日。亦可内服丙硫胺或维生素B1片。

(2)维生素B2缺乏,每吨饲料内补充核*素2~3g,也可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2,每头猪0.02~0.04g,每日1次,连用3~5日。

(3)泛酸缺乏,可肌肉注射泛酸。对生长阶段猪饲料每千克加入11~13.2mg泛酸,繁殖泌乳阶段的猪饲料中每千克加3.2~16.5mg,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4)维生素B5缺乏,口服烟酸~mg。

(5)维生素B6缺乏,每天口服维生素B6每千克体重60g。饲喂酵母和糠麸。(6)维生素B7缺乏,口服生物素每千克体重g。

(7)维生素B12缺乏,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也可配合铁钴针注射。

三,猪硒和/或维生素E缺乏症

硒-维生素E缺乏症是指硒、维生素E,或二者同时缺乏或不足所致的营养代谢障碍综合征,通常统称硒-维生素E缺乏症。

饲粮或饲料硒含量不足,当饲料硒含量低于0.05mg/kg时就出现硒缺乏症。饲料中的硒来源于土壤硒,当土壤硒低于0.5mg/kg时即认为是贫硒土壤。由此可见,土壤低硒环境是硒缺乏症的根本原因,低硒饲料是致病的直接原因,水、土、食物链则是基本途径。此外,饲料中维生素E的含量及其他抗氧化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足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激是硒缺乏的诱发因素,如长途运输、驱赶、潮湿、恶劣的气候等刺激,可使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硒、维生素E消耗增加。另外,含硫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某些抗氧化剂及动物本身的状态也和硒缺乏症有很大关系。临诊上常表现猪白肌病、仔猪桑葚心、仔猪营养性肝病等。

仔猪精神不振,喜卧,行走时步态强拘,站立困难,常呈前腿跪下或犬坐姿势,病程继续发展,则四肢麻痹。心跳、呼吸快而弱,心律不齐,肺部常出现湿锣音。下痢,尿中出现各种管型,血红蛋白尿,尿胆素增高。

1.白肌病白肌病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变部位肌肉色淡、苍白,易运动障碍和循环衰弱,有时成年家畜也患病,且多发生于冬春气候骤变、青绿饲料缺乏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急性病例突然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病程稍长者,精神不佳,食欲减退,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运动无力。严重时,起立困难,前肢跪下,或腰背拱起,或四肢叉开,肢体弯曲,肌肉震颤。肩部、背腰部肌肉肿胀,偶见采食、咀嚼障碍和呼吸障碍。仔猪常因不能站立吃不到母乳而饿死。

2.仔猪营养性肝坏死和桑葚心营养性肝坏死和桑葚心是猪的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最为常见的病型之一。据报道,在喂饲高能量日粮(玉米、*豆、大麦等)的条件下,由于维生素E和硒含量皆低下,致使生长迅速、发育良好的肥育猪最易发生本病,且多与肌营养不良症(白肌病)相伴发。

(1)营养性肝坏死本病又称仔猪肝营养不良,主要发生于3周龄至4月龄,尤其是断奶前后的仔猪,大多于断奶后死亡。急性病例多为体况良好、生长迅速的仔猪,预先没有任何症状,突然发病死亡。存活仔猪常伴有严重呼吸困难、黏膜发绀、躺卧不起等症状,强迫走动能引起立即死亡。约25%的猪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粪便带血等。病猪可视黏膜发绀,后肢衰弱,臀及腹部皮下水肿,病程长者可出现*疸、发育不良症状。同窝仔猪于几周内死亡数头,群死亡率在10%以上,冬末春初发病率高。

(2)桑葚心本病多发于仔猪和快速生长的猪(体重60~90kg),营养状况良好,饲饲料,但维生素E含量较低。病猪常在没有任何前驱征兆下突然死亡,幸存猪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躺卧,强迫行走时可突然死亡。亚临诊型常有消化紊乱,在气候骤变、长途运输等应激下可转为急性,几分钟内突然抽搐,大声嚎叫而死亡。皮肤有不规则的紫红斑点,多在两腿内侧,一些点甚至遍及全身。

3.仔猪水肿病断乳仔猪、生长猪发生以皮下、胃肠黏膜水肿为特征的疾病。呈进行性运动不稳和四肢瘫痪,死亡率很高。剖检可见肺间质水肿、充血、出血,胃黏膜水肿、出血,胃大弯、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心包积液达15~20mL,腹腔积液达~mL。

防治措施

(一)治疗用0.1%亚硒酸钠溶液,肌肉注射,配合维生素E制剂(醋酸生育酚),效果确实。成年猪0.1%亚硒酸钠液l0~20mL,醋酸生育酚1.0g/头;仔猪0.1%亚硒酸钠液l~2mL,醋酸生育酚0.1~0.5g/头。

(二)预防在缺硒地区,应在饲料中补加含硒和维生素E的饲料添加剂,或尽可能采用硒和维生素E较丰富的饲料喂猪,如小麦、麸皮含硒较高,种子的胚乳中含维生素E较多。

四:猪佝偻病

佝偻病是生长期的仔猪由于维生素D及钙、磷缺乏或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骨营养不良性代谢病,特征是生长骨的钙化作用不足,并伴有持久性软骨肥大与骨骺增大。临诊特征是生长发育迟缓、消化紊乱、异嗜癖、软骨钙化不全、跛行及骨骼变形。日粮中钙或磷的绝对缺乏或继发于其他因素,主要是磷或钙的过量摄入。维生素D摄取绝对量减少或继发于其他因素,尤其是过量摄入胡萝卜素。仔猪缺乏阳光照射,从而不能生成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日粮组成中蛋白(或脂肪)性饲料过多,其产物与钙形成不溶性钙盐,大量排出体外而缺钙。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出现异嗜癖,发育停滞,消瘦,出牙延长,齿形不规则,齿质钙化不足,面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变形,站立困难,四肢呈X或O形,肋骨与肋软骨处出现串珠状,贫血。先天性佝偻病,仔猪生后衰弱无力,经过数天仍不能自行站立。扶助站立时,腰背拱起,四肢弯曲不能伸直。后天性佝偻病发生慢,早期呈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然后出现异嗜癖。仔猪腕部弯曲,以腕关节爬行,后肢则以跗关节着地。病期延长则骨骼软化、变形。硬腭肿胀、突出,口腔不能闭合影响采食、咀嚼。行动迟缓,发育停滞,逐渐消瘦。随病情发展,病猪喜卧,不愿站立和走动,强迫站立时,拱背、屈腿、痛苦呻吟。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肿大呈球状,肋骨平直,胸骨突出,长肢骨弯曲,呈弧形或外展呈X形。

(一)治疗

补充哺乳母猪的维生素D的需要量,确保冬季猪舍有足够日光照射。饲料中补加鱼肝油,饲喂配合饲料,补充骨粉、鱼粉、磷酸钙以平衡钙、磷。注射或口服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2~10g内服,葡萄糖氯化钙,也可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50~l00mg)。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配合维生素D应用,也有很好的疗效。

(二)预防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饲料或补给鱼肝油;合理调配日粮中钙、磷的比例;给予适当的光照和运动。

五,猪软骨病

软骨病是因为钙磷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而发生于软骨内骨化作用已经完成的成年动物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病。日粮磷含量绝对或相对缺乏是发生软骨病的主要原因;钙磷比例不当也是软骨病的病因之一,当磷不足时,高钙日粮可加重缺磷性软骨病的发生;维生素D缺乏可促进软骨病的发生。此外,影响钙磷吸收利用的因素如年龄、妊娠、哺乳、无机钙源的生物效价(CaCl2,CaCO3,CaS04,CaO)。日粮有机物(蛋白质、脂类)缺乏或过剩,其他矿物质(如锌、铜、钼、铁、镁、氟)缺乏与过剩,常可产生间接影响,在分析病因时,应予注意。

软骨病不同于佝偻病的区别在于佝偻病发生于幼畜,是处在生长阶段的长骨生长板矿化障碍,而软骨病发生于成年家畜,表现为骨干骨质疏松。同时骨质疏松性软骨症不继发甲状膀腺机能亢进。它与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治疗采用骨粉、磷酸盐饲喂。配合维生素D注射万IU,每周1次,用2~3次或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并用矿物质添加剂,调整日粮钙磷比例与含量。

(二)预防调整日粮中的钙磷比例,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充苜蓿干草和骨粉。适当增加运动,保持猪舍温暖、清洁、光线充足。

六,仔猪低血糖病

仔猪低糖血症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因饥饿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本病的特征是血糖显著降低,血液非蛋白氮含量明显增多,临诊上呈现迟钝、虚弱、惊厥、昏迷等症状,最后死亡。常有30%~70%的同窝仔猪发病,死亡数占发病总数的25%,或全窝死亡。

仔猪低糖血症的病因有

(1)仔猪出生后吮乳不足;

(2)仔猪患有先天性糖原不足,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消化不良等是发病的次要原因;

(3)低温、寒冷或空气湿度过高使机体受寒是发病的诱因;

(4)仔猪在出生后第1周内缺少糖异生作用所需的酶类,糖异生能力差,不能进行糖异生作用,血糖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贮存肝糖原的分解,如吮乳不足或缺乏时,则肝糖原迅速耗尽,血糖降低至2.8mmol/L(50mg/lOOdl)即可发病。血糖降低时,影响大脑皮质,出现神经症状;

(5)有的因仔猪患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时,哺乳减少,并有糖吸收障碍,导致发病。

临床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吮乳停止,四肢无力或卧地不起,肌肉震颤,步态不稳,体躯摇摆,运动失调,颈下、胸腹下及后肢等处浮肿。病猪尖叫,痉挛抽搐,头向后仰或扭向一侧,四肢僵直,或做游泳状运动,磨牙空嚼,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感觉机能减退,皮肤苍白,被毛蓬乱,皮温降低,后期昏迷不醒,意识丧失,很快死亡。病程不超过36h。血检时血糖水平由正常的90~mg/dl下降到5~15mg/dl。当下降到50mg/dl以下时,通常就有明显的临诊症状。血液非蛋白氮通常升高。

诊断鉴别

根据母猪饲养管理不良,产后少乳或无乳,环境因素的检查,发病仔猪的临诊症状,尸体剖检在消化道中见不到什么消化物、脱水、肝脏小而硬以及仔猪对葡萄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做出诊断。本病应与新生仔猪细菌性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脑炎、病*性脑炎等引起明显的惊厥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采取病因疗法,补糖,改善饲养和加强护理。5%~10%的葡萄糖溶液15~20ml腹腔内注射,每4~6h一次,直到症状缓解,并能自行吮乳时为止。也可灌服l0%~20%葡萄糖水,每次l0~20mL,每2~3h一次。病仔猪置于温暖环境中。此外,还可把小猪寄养给其他泌乳母猪。初生仔猪应及早吃初乳,防止饥饿,注意保暖,避免机体受寒。

七,仔猪营养性贫血

仔猪营养性贫血,是指5~21日龄的哺乳仔猪缺铁所致的一种营养性贫血,多发于秋、冬、早春季节,对猪的生长发育危害严重。本病在一些地区有群发性,由于缺铁或需求量大而供应不足,影响仔猪体内血红蛋白的生成,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发生缺铁性贫血。另外,母猪及仔猪饲料中缺乏钴、铜、蛋白质等也可发生贫血。

般在5~21日龄发病,精神沉郁,离群伏卧,食欲减退,营养不良,极度消瘦,耳静脉不显露。可视黏膜苍白,轻度*染。被毛逆立,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体温不高。消瘦的仔猪周期性出现下痢与便秘。另一类型的仔猪则不见消瘦,外观上可能较肥胖,且生长发育较快,2~4周龄时,可在运动中突然死亡。

(一)治疗

调节母猪的饲料水平,保持其营养需要,补充铁、铜等微量元素。也可让猪自由采食土或深层干燥泥土。口服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焦磷酸铁、乳酸铁、还原铁等,常用硫酸亚铁2.5g、硫铜1g、氯化钴2.5g,常水1L,按0.25mL/kg体重,每日一次灌服,连用7~14天。可用硫酸亚铁l00g、硫酸铜20g,磨碎混在5kg细砂中,让仔猪自食。在灌服铁盐时,可浓度过高或剂量过大,以防铁中*,出现呕吐、腹泻。注射或滴服补铁制剂,如补铁、铁钴针等。集约化猪场或口服铁剂反应剧烈及吸收障碍的腹泻仔猪,用葡聚糖铁钴注液(每毫升含铁50mg)2mL,深部肌肉注射,隔周再注射1次。舍饲猪栏内放入红土、泥炭土(含铁质)以利仔猪采食,可补充铁质。

(二)预防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喂富含蛋白质、无机盐(铁、铜)和维生素的日粮。在妊娠母猪产前2天至产后1个月,每日补充硫酸亚铁20g,使仔猪可通过采食母猪富含铁的粪便而补充铁质。或在母猪产仔前后各1个月内补充水解大豆蛋白螯合铁6~12g,可有效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八,猪锌缺乏症

猪的锌缺乏症也称角化不全症,是由于日粮中锌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以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脱毛、皮肤痂皮增生、皲裂为特征。本病在养猪业中危害甚大。原发性缺锌主要原因是饲料中缺锌,我国约30%的地区属缺锌区,土壤、水中缺锌,造成植物饲料中锌的含量不足,或者是有效态锌含量少于正常。继发性缺锌是因为饲料存在干扰锌吸收利用的因素,已发现如钙、碘、铜、铁、锰、钼等,均可干扰饲料锌的吸收和利用。高钙日粮,尤其是钙,通过吸收竞争而干扰锌的利用,诱发缺锌症。饲料中植酸、氨基酸、纤维素、糖的复合物、维生素D过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以及猪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均可影响锌的吸收而造成锌的缺乏。

患病不严重时体温和食欲均正常,重症时病猪出现食欲不振,有不同程度的厌食。因采食量下降导致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发育迟缓。轻度缺锌表现为皮肤干燥而粗糙,缺乏弹性,角化不全,被毛粗乱而焦*,随后被毛脱落。严重缺锌时耳朵、颈部、前后肢下部、尾部和肷部有明显的结痂和皲裂,多为对称性,患猪最后因长时间进行性消瘦而死亡。出现繁殖机能障碍,母猪分娩时间延长,死胎率增加,出生仔猪体重降低,骨骼发育异常。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组织、被毛、奶中的锌水平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

(一)治疗使用0.02%的硫酸锌或碳酸锌进行治疗,并减少钙的摄入以利于锌的吸收。皮肤皲裂严重时可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皮肤破溃化脓时可涂抹1%龙胆紫溶液。

(二)预防在饲料中加入0.1%碳酸锌有预防本病的作用。当仔猪发病时,可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0.5g~1g硫酸锌。适当限制钙的含量以利于锌的吸收

九,猪碘缺乏症

碘缺乏症又称为甲状腺肿,是碘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甲状腺机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猪摄入碘不足可直接诱发原发性碘缺乏;而某些化学物质或致甲状腺肿物质可影响碘的吸收,干扰碘与酪蛋白结合,从而诱发继发性碘缺乏症,如芜菁、甘蓝、油菜、油菜籽饼、亚麻籽饼等含有阻止或降低甲状腺聚碘作用的硫氰酸盐、硝酸盐。植物中致甲状腺肿素、硫脲及硫脲嘧啶也可干扰酪氨酸碘化过程,引起动物发病。

猪表现为甲状腺明显肿大,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生长不良,消瘦贫血。繁殖能力下降,母猪发生胎儿吸收、流产、死产或所产仔猪衰弱、无毛;部分新生仔猪水肿,皮肤增厚,颈部粗大,存活仔猪嗜睡,生长发育缓慢,死后剖检可见甲状腺异常肿大。临诊病理学检查,血清蛋白结合碘、尿碘及甲状腺碘含量普遍降低。

(一)治疗饲料中加喂碘盐(10kg食盐中加碘化钾1g)。每日口服碘化钠或碘化钾,剂量为0.5~2.Og,连用数日。

(二)预防减少饲喂致甲状腺肿的植物饲料;饲料中添加碘盐;妊娠母猪60日龄时,每月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碘化钾0.5~1g,或每周在颈部皮肤上涂抹3%碘酊10mL。

十,猪锰缺乏症

锰缺乏症是饲料中锰含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病,临诊特征为骨骼畸形、繁殖机能障碍及新生仔猪运动失调。原发性缺乏症是因为饲料中锰含量不足所引起,在缺锰地区,植物性饲料中锰含量较低,从而使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以玉米、大麦和大豆作为基础日粮时,因锰含量低也可引起锰缺乏。饲料中钙、磷、铁、钴及植酸盐含量过高,可影响机体对锰的吸收利用,从而发生继发性的锰缺乏症。

患病猪出现生长发育受阻,消瘦;繁殖机能障碍,母猪乳腺发育不良,发情期延长,不易受胎,出现流产、死胎、弱胎;新生仔猪运动失调,仔猪弱小,呻吟,震颤,共济失调,生长缓慢;骨骼畸形,管状骨变短,见步态强拘或跛行。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液的锰含量较低。

每l00kg饲料中添加12~24g硫酸锰。改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日粮,给与富含锰的饲料,饲喂青绿饲料、块根饲料和小麦、糠麸。减少影响锰吸收的不利因素。

十一,猪铜缺乏症

缺乏症是指日粮中铜含量不足或缺乏,引起仔猪贫血、生长发育缓慢的疾病。由于饲料中含铜量不足或缺乏,或饲料中存在影响猪吸收铜的不利因素从而诱发铜缺乏症,如金属元素钼、锌、铅、镉、锰及维生素C和硫酸盐、植酸盐等含量过多,影响铜的吸收利用。

病猪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腹泻,贫血,被毛粗糙,无光泽,且大量脱落,皮肤无弹性,毛色由深变淡,黑毛变为棕色、灰白色。仔猪四肢发育不良,关节不能固定,跗关节过度屈曲,呈犬坐姿势,出现共济失调,骨骼弯曲,关节肿大,表现僵硬、跛行,严重时后躯瘫痪,出现异嗜。

可静注0.1~0.3g硫酸铜溶液或口服硫酸铜1.5g补铜。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剂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mg,或每升饮水中添加0.2g硫酸铜。预防可在食盐中加入1%~5%硫酸铜,减少影响铜吸收的各种不利因素,如治疗影响铜吸收的胃肠疾病,合理调配日粮,保持微量元素的正常含量。

十二,猪*脂病(猪*膘)

病猪大多没有明显的临诊症状,较难诊断。病猪的生前表现可能有被毛粗糙,食欲减退,增重缓慢,黏膜苍白,倦怠,衰弱,有时发生跛行,通常眼有分泌物。个别猪突然死亡。

前诊断较难,主要根据宰后剖检病变做出诊断。鉴别诊断注意与*疸的区别。*膘猪的肥膘及体腔内脂肪呈不同程度的*色,其他组织无*色现象。而*疸使猪的皮肤、黏膜、皮下脂肪、腱膜、韧带、软骨表面、组织液、关节液及内脏等均呈*色。

皮下及腹腔脂肪呈*色或*褐色,可闻到腥臭味,变*较为明显的部位是肾周、下腹、骨盆腔、肛周、口角、耳根、眼周及股内侧的脂肪。*脂具有鱼腥味,加热更明显。骨骼肌、心肌呈灰白色,肝脏呈*褐色,脂肪变性,淋巴结肿胀、水肿。肾脏呈灰红色,胃肠黏膜充血。

因本病生前很难诊断,也无法治疗。因此,应做好预防工作。应做好品种的选育工作,即淘汰*脂病的易发品种,选育抗该病的品种。合理调整日粮,增加维生素E供给,减少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油脂成分,将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饲料限制在10%以内。禁喂鱼粉或蚕蛹。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每头每日~mg,或加入6%的干燥小麦芽、30%米糠,也有预防效果。

十三,猪异嗜癖

异嗜癖是患猪因环境、营养、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四处舔食、啃咬异常的东西。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这是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的综合性疾病表现,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仔猪和母猪多发。

嗜癖的原因较多,包括:饲养密度过大,猪只之间相互啃咬,诱发猪的咬尾症。许多营养元素如铁、铜、锰、钴、钠、硫、钙、磷、镁等不足,尤其是钠缺乏,是异嗜发生的常见原因。某些蛋白质、氨基酸缺乏。维生素A和B族的缺乏;体外寄生虫直接刺激或产生*素、肠道消耗性疾病等引起应激,猪尾尖坏死而引起咬尾症。

异嗜癖多以消化不良开始,随后出现味觉异常和异食。病猪舔食、啃咬、吞咽被粪便污染的食物及垫草,舔食墙壁、食槽、砖瓦块、煤渣、破布等。病初猪易惊恐,敏感性高,后则反应迟钝。磨牙,畏寒,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或交替出现,贫血,消瘦,皮肤被毛干燥无光。常继发胃异物及肠道阻塞。母猪有食胎衣、仔猪情况,仔猪和架子猪也有相互啃咬尾巴或耳朵。常因相互啃咬,引起外伤。

(一)治疗做好饲养管理,满足猪的营养需要。查明病因,及时对症治疗。曾有人报道,氯化钴对异食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硫酸铜和氯化钴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治疗用量为:氯化钴l0~20mg,硫酸铜75~mg。此外,补充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素。

(二)预防查清病因,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饲料成分分析,缺少某一物质,就补充所缺物质。平时多喂青绿饲料,积极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寄生虫病等原发性疾病,并且在猪舍内撒一些*土,让猪自由舔食,以补充微量元素。

十四,玫瑰糠疹

猪玫瑰糠疹(pityiasisroseaofswine)的特征是在皮肤发生浅红色的糠疹,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多发生于哺乳期仔猪,10日龄之前极少见,每窝l~2头发病,或多数发病,一般发病率约50%。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与遗传有关是肯定的。病猪常有明显的家族性,常可追溯出血统关系。德国学者于年曾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在28窝近交猪中有18窝发病,而同一品种但不同品系的90窝猪中却无一发病。12头公猪与30头母猪的杂交试验表明,当公母双方都是病猪时,所生仔猪有52%发病;只有一方为病猪时,所生仔猪仅24%发病;当只是一系祖代有发病史,则后代中有7%发病;当家族中没有发病史,所有后代都不发病。该病其遗传类型尚未确定。

皮肤病变多发生在腹部和乳头,严重者也向全身扩展。开始是小的浅红色隆起,以后增大为直径l~2cm环状红斑,边缘明显,中央覆盖薄的、干燥的棕色松散的鳞屑,有时呈镶嵌式融合成片状,病猪发育停滞、消化紊乱、厌食。腹泻和呕吐。本病一般经过4~8周可以自愈,无须治疗,但应注意皮肤卫生,防止继发感染。较严重的,可用5%水杨酸软膏或含碘的石蜡油滋润患部皮肤,肌注地塞咪松和维生素C。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